【字体:
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初明锋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7-12-01来源: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近年来,山东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中央金融工作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做好强化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系列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今天,我们就山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情况,采访了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初明锋同志。

  山东省政府网:初主任,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请您先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省在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初明锋:今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金融系统紧盯实体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持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围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省政府积极推进与建设银行、国开行、光大集团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收到了良好成效。驻鲁金融机构紧密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扩大信贷投放,降准降息、支农支小等政策要求得到较好落实,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取得明显效果,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做出了应有贡献。9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70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5054亿元,同比多增347.3亿元。表外融资同比大幅多增,1-9月增加1287亿元,多增834.9亿元。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直接融资4089亿元,在困难局面下,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股票融资1357.51亿元,同比增长227.63%;债券融资2731.5亿元,同比减少27.5%。全省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分别新增22家、95家、569家,总量分别达到286家、627家、2950家。总规模60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启动设立。私募市场和股权投资发展较快。9月末,我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达到404家,管理基金规模1416.5亿元。资本市场在去杠杆、降成本、助发展、促转型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区域股权市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2195家,累计帮助企业实现融资341亿元,比年初增加37.46亿元;省财政支持设立了省区域资本市场股权质押融资增信基金,促进了挂牌企业融资;团省委推动开设了“青创板”,助力青年创新创业;与高层次资本市场合作进展顺利,已有41家企业成功转板,50余家企业启动转板程序。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持续扩大。6月末,全省保险资金投资余额达到1282.85亿元(不含存款、股票和债券投资),较年初增加407.85亿元;另有14个项目正在洽谈,预计引入保险资金可达472.3亿元。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工作加快推进,前三季度新完成改制企业4837家,累计已达1.51万家,占全部应改制企业总数的42.5%。

  另一方面,金融业风险管理功能持续增强。保险业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前三季度,全省实现保费收入2274.6亿元,同比增长22.2%;保险赔付613.8亿元,同比增长5.5%。农业保险实现“扩面、提标、增品”,前9个月完成保费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0.8%;赔付支出11.4亿元,同比增长128.6%;农业大灾保险已在全省20个种粮大县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中逐步铺开。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订单贷款保证保险等保证保险业务规模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78%。各类责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3.7%;保险赔付9.16亿元,同比增长32.79%,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省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的意识及能力逐渐增强。9月末,鲁证期货、招金期货、中州期货3家地方法人期货公司投资者开户数14.19万户,较年初增加0.69万户;实现代理交易额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11%。目前,3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累计已在我省设立26个期货品种的90家交割库。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扎实推进,新设3家交易市场,总量达到10家,前三季度实现交易额901.79亿元,同比增长245%,帮助实体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山东省政府网: 做好金融工作,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一方面要聚焦金融改革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千方百计防风险、保稳定。今年以来,我省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初明锋: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着力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较好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一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了信息互通、舆情引导、责任落实等运行机制,构建了省市县上下联动、政监金企四方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按照重点风险企业、风险企业、潜在风险企业划分不同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坚持因企而异、分类施策,逐个制定化解方案。二是分类处置措施得到较好落实。对全省担保圈、企业债券、上市公司、非法集资等不同领域风险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动态管理。三是市场化处置手段不断丰富。各级初步建立转贷应急机制,两个省里推动建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规模都达到100亿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逐步发挥不良资产流转平台作用。四是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并实施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政策文件,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和交易场所等领域清理整顿,对非法集资保持高压态势;同时注重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倡导合法理性投资理财,切实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山东省政府网: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推动金融发展的一条主线。今年以来,我省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把地方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

  初明锋:近年来,我省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以提升地方金融监管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地方金融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全省农商行系统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有力支撑和保障了“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行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38亿元,较年初增加681.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139.63亿元,较年初增加417.6亿元。我省城商行较好发挥了支小支微作用。截至9月末,贷款余额6599.9亿元,较年初增加526.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9.5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7.7%,较年初增加239.64亿元。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开业运营;村镇银行已发展到126家,贷款余额达到560.3亿元,比年初增加78.3亿元;新增1家法人保险机构—和泰人寿;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二是积极稳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以《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为遵循,不断完善业务许可、分类评级、现场检查、协会自律等监管制度和措施,促进各类地方金融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引导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前三季度,全省421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493.59亿元,44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额206.57亿元。着力发展政策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行业减量增资和规模提升取得新成效。截至9月末,全省融资担保机构406家,担保余额1044.73亿元;注册资本总额672.1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资本金10亿元以上机构增至12家。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提质扩面,在出资方式和限额、资金用途等方面放宽政策限制,试点范围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截至9月末,全省有114个县(市、区)和14个开发区的335家合作社取得试点资格,比年初新增51家,参与社员2万余人,累计互助业务金额11389.6万元,比年初增加4947.4万元。此外,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市场发展质量实现较大提升,数量也有所增长。

  山东省政府网:当前,全国和山东全省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山东金融发展还面临什么矛盾和问题,下步工作重点有哪些?

  初明锋:当前我省金融业在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对诸多矛盾和挑战。比如金融总体实力不强,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存量不活”的问题较为突出;金融结构失衡,资本市场发展不足,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金融创新能力较弱,金融业发展仍以外延扩张为主;金融运行还潜伏一定风险,特别是一些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控压力较大。

  下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切实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引领性,严密防控金融风险,为我省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瞄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切实改进金融服务。一是优化间接融资。围绕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通过加强政银企对接、设立特色专营机构、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开展抵质押物创新等措施,切实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近期,要加快推动与国开行、光大集团、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及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工作,并把多项协议确定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二是扩大直接融资。更好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拓宽股票、债券、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以债转股和并购重组为重点,切实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推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板,打造精品板块;鼓励银行与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开展投贷联动,促进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更好更快成长。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支持实体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更好发挥保险业作用和期货市场功能,促进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发展。四是加大金融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培育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争取投贷联动试点,扩大创新创业债券发行试点;发挥好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作用。五是提高金融对重点产业保障水平。制定专门工作计划,发动金融机构进行精准对接,不断强化对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和绿色经济的金融服务。

  (二)坚持预警防范与分类处置结合,严密防控金融风险。按照坚持“四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实现“五最”(在最初的环节、最低的层次、以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达到最佳的效果)的工作思路,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妥善化解金融风险。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强化省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定期调度研判风险形势,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抓好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贯彻落实,推动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一旦发生金融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控制、果断处置、有效化解。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按照重点风险企业、风险企业、潜在风险企业划分不同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坚持因企而异、分类施策,完善动态监测、预警预案和销号管理制度。三是加强金融秩序源头管控。以打造良好社会信用体系为目标,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各种违法行为;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四是压实风险处置责任。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处置交办督察和责任落实制度,探索实施区域不良贷款动态管理,促进政监金企互信合作。

  (三)以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服务效能为重点,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一是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进地方金融业态统一归口管理,建立健全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建设,创新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二是培育壮大普惠金融体系。积极推动传统金融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大力培育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机构、金融属性交易场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普惠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三农”、小微企业、扶贫等薄弱环节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优化金融发展布局。协调推动济南国家级产业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申建工作,加快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以筹建青岛财富产品交易中心为重要抓手,推动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总结推广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经验,进一步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责任编辑: 佟猛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